首页> 中医科> 中医外科> 流注> 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

精选回答(1)

王坤山 副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三甲

擅长:解决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擅治乙肝及并发症,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妇科乳腺增生,不育不孕证等。

提问

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一般是指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可能是饮食不当、情志不畅、脾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清淡的食物进行调理。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2、情志不畅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抑郁、紧张等,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从而引起湿浊内停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3、脾虚

脾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由于脾虚会导致脾脏运化功能减弱,从而引起湿浊内停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4、其他原因

此外,还可能与气血不足、阳虚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0-06 12:47

举报

医生回答(2)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可采取饮食调理、中药内治、穴位贴敷、艾灸疗法等方法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肥甘厚腻、生冷辛辣之品摄入,增加易消化、清淡食物比例。此方法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进而减轻湿浊内蕴引起的不适症状。
2.中药内治
中药内治需个体化配方,通常采用健脾祛湿、调和营卫的方剂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丸等。这些方剂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所致的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症状。通过补益脾气、渗湿利水来达到目的。
3.穴位贴敷
选取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贴敷,可选用白术、茯苓等药材制成药饼进行外敷。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上述穴位及药物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能够辅助缓解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的症状。
4.艾灸疗法
选择脾俞、胃腧、中脘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操作时间约30分钟。此法通过温阳散寒、促进气血运行来增强脾胃功能,对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有积极影响。
患者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肥肉,以减少脾脏负担,维护脾脏健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4-01-24 20:15

举报

张大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湿重于热湿困脾阳脾失健运而肝胆蕴热的中成药可以有藿香正气水或胶囊,龙胆泻肝丸等。建议到中医院再辨证治疗一下。尤其现在还有很多新的中成药。

2014-08-03 15: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