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女性尿路感染了怎么办
补充说明:女性尿路感染了怎么办
a******W 2014-08-05 20: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女性尿路感染了可以考虑抗生素治疗、抗痉挛药物、镇痛药物、抗尿失禁药物、中药外敷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根据细菌培养及敏感性测试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此措施针对由特定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有效,可抑制病原体生长,缓解炎症反应。
2.抗痉挛药物
抗痉挛药物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等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予,具体用法遵医嘱。这类药物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减轻因膀胱炎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
3.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通过口服方式使用。这些非处方止痛药可用于缓解尿路感染引起的轻度至中度腰痛、腹痛等不适。
4.抗尿失禁药物
抗尿失禁药物包括肉毒素注射、神经调节器植入等,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此类药物旨在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减少尿液泄漏。适用于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
5.中药外敷
将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下腹部。中医认为外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排出体内湿邪,从而辅助治疗尿路感染。
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20 19:2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考虑尿路感染,可以服用阿奇霉素或者盐酸左氧氟沙星,经常清洗,不要吃刺激的食物和冷食。控制高热能食物的摄入,多喝水是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的关键,并且大大地缩短疗程,可免除尿路感染对您的困扰
2014-08-05 20:02
举报向医生提问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对尿频患儿需除外尿路感染、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症状起因:一、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滤过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感觉。 二、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成人<300~500毫升/次)。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它,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俗称“三尿征”。 三、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四、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五、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
加替沙星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由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男性淋球菌性尿路炎症或直肠感染和女性淋球菌性宫颈感染。
热淋清颗粒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前列腺炎、肾盂肾炎、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银花泌炎灵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显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通或尿血、腰痛等。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