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痹证> 痹证的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刘啸峰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对各系统疑难疾病的CT、MR诊断具有一定造诣,擅长腹部CT、MR诊断及后处理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

提问

痹证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拔罐治疗、中药治疗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人体,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祛风止痛片、疏风定痛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作用。

2、针灸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风池穴等,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按摩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拔罐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拔罐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选择风门穴、大椎穴、肩井穴等,可以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5、中药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防风汤、乌头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1-06 10:48

举报

医生回答(2)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痹证的中医治疗可以采用针灸疗法、中药外敷、中药内服、拔罐疗法、穴位贴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舒筋活络,可由专业针灸师操作。此方法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及关节僵硬等症状;对于风寒湿邪所致之痹阻有较好效果。
2.中药外敷
将具有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材碾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此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对因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的肢体麻木有一定作用。
3.中药内服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祛风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方剂如羌活胜湿汤、蠲痹汤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因风寒湿邪侵袭而引发的肢体酸楚、麻木不仁等症状;对于上述病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4.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利用负压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在专业人士操作下完成。此法有助于促进体内湿气排出,缓解因湿邪侵袭导致的肢体酸软无力等情况;对于上述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穴位贴敷
选取足三里穴、血海穴等穴位,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穴位上,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至60分钟。此法旨在通过药物作用于穴位来调整脏腑功能,进而达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目的;适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之痹病。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饮食方面宜选用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瘦肉粥等,有利于身体恢复。

2024-02-09 16:54

举报

李敏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痹症往往呈渐进型或不规则的发作型,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的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

2015-05-04 12: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