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乳腺癌> 乳腺癌放疗后遗症

医生回答(2)

丁国良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乳腺癌放疗后遗症可能包括皮肤干燥、皮炎、色素沉着、水肿、神经损伤等,这些症状通常与放射线对组织的损伤有关。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改善,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皮肤干燥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线照射时,会导致表皮细胞受损,角质层变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皮肤干燥主要表现为皮肤弹性降低、粗糙、缺乏光泽,严重者可伴有瘙痒感。
2.皮炎
由于放射线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炎症因子释放,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形成皮炎。皮炎通常发生在受照射区域,临床表现包括红斑、水疱、渗出液等。
3.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是机体对于辐射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黑色素细胞受到刺激后会过度产生黑色素,导致皮肤颜色加深。色素沉着多出现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区域,表现为褐色斑块或点状色素沉着。
4.水肿
水肿可能是因为肿瘤压迫周围淋巴管或静脉系统,导致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此外,化疗药物也可能引起水肿的发生。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但也可能影响全身其他部位,如面部或上肢。
5.神经损伤
如果乳腺癌侵犯了附近的神经,或者放射治疗直接作用于这些神经,可能会导致暂时或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损伤的症状取决于受影响的神经,可能出现刺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
针对乳腺癌放疗后的后遗症,建议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血液学状态,以及超声波检查来监测任何潜在的皮肤问题。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使用保湿剂来缓解皮肤干燥,外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来治疗皮炎,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C片等抗氧化剂辅助改善皮肤状况。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习惯,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2023-12-29 00:09

举报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乳腺癌放疗后遗症,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乳腺癌放疗后遗症,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乳腺癌放疗后遗症,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

2015-07-21 19: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