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胃炎> 嘌呤高食物毫克嘌呤100克食物

医生回答(2)

姚良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嘌呤高的食物包括鲱鱼、凤尾鱼、沙丁鱼、牡蛎、浓肉汤等,摄入这些食物后可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进而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因此,对于存在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群而言,应控制上述食物的摄入量。
1.鲱鱼
鲱鱼属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每100g约含150mg嘌呤。摄入后会导致体内尿酸合成增加。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导致痛风发作或加重病情,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
2.凤尾鱼
凤尾鱼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成分,若患者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加。如果患者存在痛风的情况,则不建议吃凤尾鱼,以免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3.沙丁鱼
沙丁鱼是一种海鱼,其嘌呤含量较高,每100g约含386mg嘌呤。过量摄入会加剧体内尿酸浓度上升。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进食沙丁鱼可能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出现发热、乏力、局部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
4.牡蛎
牡蛎是常见的海鲜食品,每100g约含79mg嘌呤。虽然嘌呤含量较低,但其富含核蛋白,经代谢后会产生较多的嘌呤。对于无症状期的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来说,进食牡蛎可能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的症状。
5.浓肉汤
浓肉汤通常由肉类长时间熬制而成,嘌呤含量较高,每100g约含400mg嘌呤。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可使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高。对于痛风患者,喝浓肉汤可能会导致尿酸结晶析出并沉积于关节处,进而引发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如关节红肿、疼痛等。
上述提及的所有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应适量食用。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尿酸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1-12 12:25

举报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对于健康成人,胃肠炎通常只会引起不适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在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中却可以导致威胁生命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感染性胃肠炎可因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毒物及药物可引起化学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是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有多种病毒可引起胃肠炎,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诺沃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

2015-10-10 23: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