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硬化> 中医治疗肝硬化肝腹水

精选回答(1)

王贞彪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三甲

擅长: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种肝病、消化疾病、消化内镜的诊疗,在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硬化、套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提问

中医治疗肝硬化肝腹水主要是通过饮食调理、药物调理、针灸调理、中药调理、艾灸调理等方式进行缓解,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1、饮食调理

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腹水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减弱,导致水液运化障碍引起的。建议患者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香蕉等,有助于促进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2、药物调理

肝硬化通常是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所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针灸调理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调理,可以选择中脘、足三里、内关、阴陵泉等穴位,可以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达到辅助治疗肝腹水的效果。

4、中药调理

肝腹水的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五苓散、臌症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可以起到利水渗湿的作用。

5、艾灸调理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艾灸穴位的方式进行调理,可以选择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从而缓解肝腹水的情况。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熬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07 17:06

举报

医生回答(2)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腹水引流、利尿剂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如果腹水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方剂来改善肝脏功能,缓解腹水积聚。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多因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所致,上述中药可调和脏腑功能,促进体内湿邪排出,从而减轻腹水症状。
2.腹水引流
采用穿刺术将腹腔内积液引流出体外,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腹水引流可以直接减少腹腔压力,缓解呼吸困难和其他相关并发症。但需注意感染预防及术后管理。
3.利尿剂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利尿药物如、螺内酯等口服或静脉注射。利尿剂通过增加肾脏排水量来降低体内液体积存量,有助于控制肝腹水的发展速度。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变化。
4.营养支持治疗
提供高蛋白饮食或肠外营养支持,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充足的营养有利于维持机体免疫状态、修复受损组织,并辅助肝脏合成白蛋白。实施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副作用。
在传统中医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024-03-04 11:08

举报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出现腹水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因此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编辑本段]病因病理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2016-01-03 21: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