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暑> 老年人意中暑

医生回答(2)

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老年人中暑后可以采取补充电解质溶液、物理降温、预防脱水、重症监护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补充电解质溶液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含有钠、钾等电解质的溶液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此措施有助于纠正因中暑引起的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状态,缓解相关临床表现如眩晕、恶心等。
2.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敷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者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中暑时体温过高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上述做法可降低核心温度,防止进一步损伤。
3.预防脱水
限制液体摄入量并密切监测尿量,必要时给予补液治疗。中暑会导致大量出汗和体液丢失,预防脱水有助于维持血容量稳定,支持心血管功能。
4.重症监护
对于严重中暑患者,在严格医疗监控下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心电图监测、氧合支持等。重症监护旨在迅速识别并处理重度中暑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减少潜在风险。
在炎热天气中,应鼓励老年人采取遮阳措施,如戴太阳帽或使用防晒霜,以减少阳光直射对皮肤的伤害。同时,饮食方面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3-12-30 06:58

举报

闵宇涵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般来讲中暑有先兆表现,为头痛、头晕、出汗多、口干渴、四肢酸困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当出现中暑先兆时,要赶快离开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喝一些含有盐分的清凉饮料;在额部、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有预防作用。

2016-06-21 13: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