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剖腹产> 我的宝宝出生5天柏油便,请教

精选回答(1)

王玉超 其他

擅长:儿科

提问

胎粪吸入综合征常是胎盘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如母亲发生先兆子痫,高血压和过期产).在胎窘时,胎儿排出胎粪并用力喘气,这样将混在羊水中的胎粪吸入肺内.胎粪吸入综合征在过期产儿中很严重,因为过期产儿的羊水量较少,胎粪不能被稀释,胎粪颗粒稠厚,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

症状,体征和诊断:
可发生轻到重度的呼吸窘迫,如果支气管完全梗阻,导致肺不张;部分梗阻产生吸气时空气潴留,导致过度膨胀和肺气漏(如纵隔积气,气胸);由胎粪部分阻塞支气管或张力性气胸引起气体陷闭,可能增加胸廓前后径而呈桶状胸.新生儿可表现为过度成熟,脐带和指(趾)甲可能被胎粪污染.

胸部X线显示不同区域的肺不张伴局灶性肺膨胀过度,进行性气体陷闭可导致肺间质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偶尔有肺大叶间或胸膜腔积液.

并发症:
对患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特别是过期产儿,应怀疑存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如果婴儿用头罩吸氧,但血气仅达到临界的满意程度,或随时间而进行性恶化,最安全的方法是应用正压通气,以避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而这二者均可促使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产生.

预防和治疗:
预防胎粪吸入综合征最重要步骤是在胎儿头娩出后,立即用Delee吸引器从婴儿口腔和鼻咽部吸引胎粪和羊水.直到最近才做到对所有胎粪污染羊水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插管,以便从气管中吸引胎粪.但对那些强壮的婴儿,尤其是胎粪稀薄,气管插管和吸引可能并不需要,关于这一点尚有争论.

技术熟练的医生应对所有分娩时有胎粪污染并出现窘迫的新生儿,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和吸引,这已经得到公认.如果在新生儿开始呼吸和啼哭之前开始吸引将是最有效的.因为呼吸和啼哭会进一步将胎粪吸入支气管树.用3.5~4.0mm的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连接于吸引装置的胎粪吸引器直接连接于气管内导管,则该导管作为吸引管使用.当气管内插管移动时应保持吸引.当完成吸引后,如果婴儿的自主呼吸表现抑制应开始给予正压通气.如果没有胎粪吸出,且婴儿显示健壮有力,拔管和进一步观察是正确的,如果怀疑有严重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婴儿应送入NICU作治疗.

间断拍击胸部并作气管内吸引和吸入空气或氧气,能稀释和去除吸入气道内的胎粪,严密监护这些婴儿是否产生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是必要的.

呼吸支持是根据肺炎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的;其不同形式可以是支持性护理和胸部理疗,或通过机械通气供氧.

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由于吸入胎粪而部分阻塞支气管造成空气潴留,在最初的几日内可发展为气漏综合征(纵隔气肿和气胸).通过呼吸音听诊的规范评估,胸透和胸部X线等对发现这些并发症很重要.如果婴儿血压,血流灌注或动脉血气值突然恶化,应立即诊断是否存在张力性气胸或气管导管被胎粪阻塞,并及时予以治疗(肺气漏综合征).

因为胎粪可促使细菌生长,而且也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应作血培养和气管内吸出物培养,同时开始使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治疗.

相关的综合征 分娩时婴儿可吸入胎脂,羊水或母亲及胎儿本身的血液,引起呼吸窘迫,并在胸部X线上有吸入性肺炎的表现,如同胎粪吸入综合征一样.治疗是支持性的,如果怀疑有细菌性感染,应立即作细菌培养,并开始抗生素治疗.

2009-05-21 00: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如柏油 (柏油便)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

  • 症状起因:柏油样大便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什么是七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及胰腺,胆囊等脏器的出血而言。当胃出血或从十二指肠返流入胃内的血液量超过250mL,血液就能从口呕吐出来这叫呕血。如果胃内潴留的血液量较少而未经口呕出或胃内血液没全部呕吐出来,剩余部分血液经肠道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血液经过胃酸作用及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发生破坏,血红蛋白在肠内与硫化物结合尘成硫化亚铁,致使大便颜色变燥。因为硫化物刺激肠粘膜分泌大量粘液,蒙在大便外层使大便黑而发亮,很象柏油,故称柏油样大便。肠内存血量超过60ml时,就可有柏油样大便排出。一般幽门以上部位出血多有呕血伴有柏油样大便;胃内出血较少或幽门以下部位出血则常只有柏油样便而无呕血。所以胃溃疡,胃炎出血多是呕血伴有柏油样大便,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常单纯有拍油佯便,很少有呕血。

  • 可能疾病: 急性糜烂性胃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胃溃疡出血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