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外科> 体寒> 既体湿又体寒怎么调理?

既体湿又体寒怎么调理?

发病时间:不清楚

既体湿又体寒怎么调理?

补充说明:既体湿又体寒怎么调理?

a******W 2019-05-26 10:07

体寒 寒性体质 湿气重 红豆 薏米 小米粥 小米 温热 头痛 麻木 肌肉酸痛 倦怠乏力 纳呆 完谷不化 艾叶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呼吸如慢性咳嗽、过敏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肿瘤等;消化道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骨关节病如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

提问

一般由于湿为阴邪易袭阳位其性重浊,所以感受湿邪时会有头痛如裹困重等感觉,又因其重浊粘腻往往伴有肢体困重麻木的感觉。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粘腻等。一般患者需要中药进行全面调理,结合艾叶水煎泡足治疗。

2019-05-26 11:01

举报

医生回答(1)

闵元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根据症状分析,是湿气重的病因,可以喝薏米红豆小米粥帮助去湿治疗效果很好的,小米是温热,同时用可以取长补短。有寒性体质,夏天天气炎热,出现会阴部潮湿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到附近的一家比较小的医院中医科开药调理治疗,也可以喝薏米仁粥去湿,最好在夏天喝,祝你早日康复。

2019-05-26 11: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寒性体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具体表现: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月经常迟来,血块多,舌头颜色为淡红色。

  • 症状起因:先天成因: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 后天成因: 1、饮用水份过度。过度饮用可乐、果汁。 2、食物营养不足。 3、喝酒、抽烟、打麻将。这样会使身体里面抗黑激素,血清素等使体温上升的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轻度的忧郁症。 4、心境不宽,常勃然大怒。生气时,身体里面不断分泌肾上激素在你发怒时会被使用一空,结果只能从其他内脏中释放出养分来补足。当一下子被大量使用的养分超过内脏、血管和其他细胞所需养分时,多余养分会排泄到毛发和尿液中,造成“气得直冒冷汗”,此外,从肝脏大量合成胆固醇会依附在血管上,引发动脉硬化,过度释放的葡萄糖也可导致糖尿病。

  • 可能疾病: 拉肚子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陈潭林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谢松柏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方熙珍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