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震颤> 家里老人突发性震颤怎么办

医生回答(1)

费威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

提问

家里老人突发性震颤可以考虑采取抗胆碱酯酶药、、阿托品、氯硝西泮、利血平等药物治疗。如果震颤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1.抗胆碱酯酶药
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分解,从而增强神经信号传递,缓解震颤。例如盐酸苯海索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等。主要适用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症引起的静止性震颤。可改善运动迟缓、肌肉僵硬等症状。
2.
能竞争性阻断肾上腺素受体,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有助于减轻震颤症状。此药物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时,需考虑其对心脏的影响。
3.阿托品
阿托品能够阻断M胆碱受体,减少胆碱能神经的过度兴奋,从而起到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对于由神经源性因素导致的震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品主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以及各种内脏绞痛,但不适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
4.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介导的突触后抑制,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的效果。此药物可用于治疗焦虑、癫痫发作等病症,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嗜睡副作用。
5.利血平
利血平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使肌肉张力下降而产生震颤麻痹。利血平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抑郁、疲劳等不良反应。
在家中发现老人突然出现震颤现象时,应保持冷静,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由于震颤原因多样,未经专业评估前不宜随意给予上述提及的药物以防止误诊或加重病情。

2024-02-29 13: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