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原因
补充说明: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原因
a******W 2023-01-04 14: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原因可能饮食不当、先天禀赋不足、脾运化功能失健、情志不畅、病后失调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进而影响食欲和营养物质的摄入,出现厌食、挑食等症状。调整饮食结构,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饱食或饥饿,可改善症状。
2.先天禀赋不足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气血生化之源亏虚,脏腑功能发育未臻完善,脾常不足,水谷精微不能输布,从而引起厌食的发生。可通过服用补气养血类药物进行调理,如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3.脾运化功能失健
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则会导致食物积滞于中焦,久则伤及脾气,使脾脏运化功能进一步减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厌食、腹胀、便溏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醒脾开胃颗粒、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改善症状。
4.情志不畅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横逆乘脾犯胃,致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故见厌食、呕吐、嗳气吞酸等症状。可通过调节情绪来缓解症状,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减轻其心理压力。
5.病后失调
病后失调是指在患其他疾病后,身体虚弱,气血阴阳失调,脾胃功能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中药调理的方法,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丸等,以恢复脾胃功能,改善食欲。
建议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包括生长发育评估和血液微量元素检测。必要时,可咨询中医师开具相应方剂,如枳实导滞丸、健脾消食片等,以调和脾胃,促进食欲。
2024-03-02 08:2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木香槟榔丸
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枳术宽中胶囊
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呕吐、反胃、纳呆、反酸及体疲倦乏力等症状;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症状;功能性便秘;胃轻瘫;肠易激综合症;小儿厌食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