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筋痿> 筋痿中药治疗

医生回答(1)

李岗锋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筋痿的中药治疗可以考虑使用补肾强筋汤、虎潜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独活寄生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补肾强筋汤
补肾强筋汤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牛膝、杜仲、续断、狗脊组成,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此方具有滋阴养血、益精填髓的功效,适用于因肝肾亏损引起的筋痿。方中当归、白芍、熟地黄合用可补肝肾、养血;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牛膝引药下行,直达下焦。
2.虎潜丸
虎潜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龟甲胶、知母、牛膝、锁阳组成,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次。本品具有滋阴清热、补肾壮骨的作用,主治筋痿。方中熟地黄、龟甲胶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山茱萸酸收固涩,山药健脾补虚,二药相配能增强滋补肝肾之力;知母苦寒泄降,丹皮辛苦微寒,两者相伍既助熟地黄、龟甲胶滋阴降火,又防其滋腻碍胃。
3.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组成,上药共煎煮取汁浓缩制成大蜜丸,每丸9克,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本品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效,主治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不舒,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苔白滑,脉虚弱而沉迟。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善入肾经,为佐以肉桂、炮附子并用,则补命门真火之力更强;配伍桂枝则温阳化气行水;配伍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且能减缓肉桂、附子温燥之性;配伍牛膝引火下行,祛瘀通淋。
4.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酒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组成,上药共煎煮取汁浓缩制成大蜜丸,每丸9克,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本品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主治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敛精微,制约熟地黄之滋腻;山药补益脾阴,亦能涩精止遗;三药相配,称为“三补”,即补肾、补肝、补脾。配伍泽泻利湿泄浊,配伍茯苓淡渗脾湿,配伍牡丹皮清泄相火,即“三泻”。
5.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人参、川芎、熟地、茯苓、甘草、干姜、大枣组成,上药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分2次温服,日1剂。本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方中独活辛苦微温,善治太阳、少阴两经风寒湿邪,长于止痛,为君药;臣以桑寄生祛风湿,养肝肾,强筋骨;细辛散风寒湿邪,兼搜伏风,通利血脉,以上三味均能祛风湿,止痹痛,故共为臣药;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人参、茯苓、甘草补脾胃,益气血;干姜、大枣调和诸药,扶正祛邪。
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此外,筋痿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病情。

2024-02-04 09: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