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寒湿泄泻> 寒湿泄泻的治疗宜采用

精选回答(1)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于中医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疾病,脾胃消化病,老年病,及气血不足,脾虚,肾虚,肝郁,湿重等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指导。

提问

寒湿泄泻的治疗宜采用散寒祛湿、健脾止泻的方法,可通过药物、饮食、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

寒湿泄泻是指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脾之运化功能减弱,湿浊内生所引起的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不成形,或伴有黏液、脓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遵医嘱选择服用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附子理中丸由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葛根芩连丸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组成,具有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

2、饮食

患者可多吃一些具有辅助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比如扁豆、山药、冬瓜、薏米等。扁豆具有补脾止泻、和中化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湿浊下注等。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久痢、尿频、遗精、白浊、带下等。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益脾止泻的功效。

3、理疗

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等理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的作用,常用的穴位包括中脘、天枢、气海、神阙等。

寒湿泄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2-02-25 10: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