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思虑伤脾> 思虑伤脾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葛博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思虑伤脾可能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失养、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中医辨证论治。
1.情志内伤
由于长期过度忧思、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气机郁结,进而使脾胃功能受损。可通过中药调理来缓解症状,如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药物改善病情。
2.饮食不节
如果患者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吃过多肥甘厚腻的食物,则可能会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发生。可以配合医生服用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药物进行调理。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可以暴饮暴食。
3.劳逸失调
思虑过度会导致心火旺盛,进一步耗伤心血,从而出现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口服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中成药缓解不适。
4.久病失养
久病失养是指长时间患病后身体虚弱,气血阴阳亏损,脏腑经络得不到充分滋养和濡润,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可以通过针灸穴位刺激的方法来辅助治疗,比如足三里穴、中脘穴等,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5.禀赋不足
禀赋不足指先天精气禀赋薄弱,不能充养于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水谷精微运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艾灸的方式增强体质,达到补益气血的目的,还可以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
针对思虑伤脾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2024-03-17 13: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