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薏米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生薏米的功效与作用
a******W 2021-08-12 18:12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生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与作用。由于生薏米的性质偏凉,长期或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脾胃虚寒等问题,因此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1.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是因为生薏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水分代谢。通过利尿的方式减轻水肿症状。适用于治疗因湿邪所致的浮肿、腹胀等症状。
2.健脾祛湿
健脾祛湿是由于生薏米能调和脾胃功能,消除体内湿气。可用于缓解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可配以山药、莲子等同食效果更佳。
3.舒筋除痹
舒筋除痹主要是因为生薏米有疏通经络、缓解肌肉酸痛的作用。对于关节炎、腰腿疼痛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可用作食疗或与其他中药材煎汤服用。
4.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得益于生薏米具有一定的寒凉性质,能清除体内的热毒之邪。可用于缓解痈疮肿毒、喉痹等疾病。可将生薏米煮水外敷患处。
5.美容养颜
美容养颜源于生薏米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族、矿物质等对皮肤有益。有助于改善肤色不均、减少面部油脂等问题。可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长期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生薏米性微寒,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引起脾胃虚寒,因此胃肠道虚弱者应谨慎食用。此外,生薏米还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以防加重肾脏负担。
2024-03-19 21:4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脾胃虚寒,中医名词,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症状起因: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可能疾病: 产后虚羸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复方金银花颗粒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喉痹,乳蛾,目痛,牙痛及痈肿疮疖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