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失禁> 尿失禁> 中老年女性尿失禁原因

医生回答(1)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老年女性尿失禁可能由压力性尿失禁、年龄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雌激素缺乏、盆腔器官脱垂、糖尿病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骨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的。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或运动,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可通过行为疗法或手术来改善症状,如提肛运动、电刺激等。
2.年龄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随着年龄增长,膀胱壁神经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对储尿期膀胱收缩的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导致尿道黏膜变薄,失去张力,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生感染,进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补充雌激素可以缓解症状,常用方法包括口服或外用雌激素制剂,如戊酸雌二醇片、乙烯雌酚软膏等。
4.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盆腔内脏器下移压迫或牵拉到邻近器官,导致排尿困难、尿失禁等情况的发生。轻度者可以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加强盆底肌肉力量,重度则需要手术治疗,如阴道前壁修补术、子宫悬吊术等。
5.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膀胱的感觉和控制能力,从而引发尿失禁。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齐特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以增强肌肉支撑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在佩戴成人纸尿裤期间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查。

2024-02-11 08: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