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医生回答(1)

王欢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胃癌属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早期胃癌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上腹疼痛、进食困难等症状。胃癌主要通过直接蔓延、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等方式进行转移。
一、直接蔓延
胃癌发生后会向周围的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如向上累及食管下端,引起吞咽困难;向下侵犯十二指肠或胰腺,导致幽门梗阻等消化道梗阻表现;向外浸润浆膜层时,可在腹部形成肿块,并且固定不动。此外,还可累及贲门部使贲门变窄,造成吞咽困难。
二、淋巴结转移
1.肝内胆管转移:常转移到胆总管下段的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以及胰腺后的肝固有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淋巴结,也可转移到肝门区淋巴结,表现为黄疸、右上腹包块、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大便色浅等。
2.肝外胆管转移:常转移到肝总管或肝总管以下胆管的括约肌之前方淋巴结,即胆囊窝淋巴结,表现为发热、寒战、右上腹剧痛、黄疸、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等。
3.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常转移到钩突以上的十二指肠壁上的淋巴结,即第一站淋巴结,表现为剧烈上腹痛伴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甚至感染中毒象,以及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贫血等恶病质表现。
4.脾门淋巴结转移:常转移到脾门淋巴结,即第十一组淋巴结,表现为左上腹不适感、饱胀感、食欲减退、消瘦、盗汗、乏力等。
5.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转移:常转移到位于腹腔干前上方的主动脉前淋巴结,即第十三组淋巴结,表现为腹水、腹腔积液、肝大、上腹包块、纳差、体重减轻、低热、盗汗等。
6.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常转移到腹膜后脂肪内的小肠系膜淋巴结,即第十四组淋巴结,表现为腰背痛、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无痛性血尿、膀胱充盈无法排空等。
7.盆腔淋巴结转移:常转移到髂内外侧淋巴结,即第十五组淋巴结,表现为骶尾部包块、便秘、尿潴留、血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鞘膜积液、卵巢受压迫等症状。
三、血行转移
胃癌晚期可经血液转移到肝脏,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肝硬化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转移到肺脏,引起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表现。若癌症广泛转移至骨骼,则会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麻木等症状。

2024-03-07 09: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胃复春片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证者。

复方斑蝥胶囊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转移性乳腺癌:本品适用于 HER2 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受过 1 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醇或者多西他赛联合,用于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早期乳腺癌:本品适用于 HER2 阳性的早期乳腺癌:● 接受了手术、含蒽环类抗生素辅助化疗和放疗(如果适用)后的单药辅助治疗。● 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化疗后序贯本品与紫杉醇或多西他赛的联合辅助治疗。● 与多西他赛和卡铂联合的辅助治疗。● 与化疗联合新辅助治疗,继以辅助治疗,用于局部晚期(包括炎性)或者肿瘤直径 > 2 cm 的乳腺癌。 转移性胃癌:本品联合卡培他滨或 5-氟尿嘧啶和顺铂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针对转移性疾病治疗的 HER2 阳性的转移性胃腺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只能用于 HER2 阳性的转移性胃癌患者,HER2 阳性的定义为使用已验证的检测方法得到的 IHC3 或 IHC2 /FISH 结果。

紫杉醇注射液

初疗或其后化疗失败的转移性卵巢癌的一线化疗。联合化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淋巴结阳性术后的辅助治疗。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