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补充说明: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a******W 2025-02-25 09: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婴儿巨球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肝脾肿大、发热、黄疸、腹泻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出现,应尽快就医。
1.肝脾肿大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组织恶性增生性疾病,由于异常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肝脾肿大。肿大的肝脏和脾脏可位于右上腹和左上腹,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或压迫感。
2.发热
巨球蛋白血症通常伴随免疫系统的紊乱,机体为对抗病原体而产生炎症反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时,可能伴有出汗、乏力等症状,体温通常高于正常范围。
3.黄疸
巨球蛋白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使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进而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变浅。
4.腹泻
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免疫系统紊乱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腹泻。腹泻常伴有水样便、频繁排便以及腹部不适。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球蛋白血症中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使其易于被破坏或无法正常发挥止血作用,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严重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针对巨球蛋白血症的症状,可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清蛋白电泳、骨髓活检等检查。治疗措施包括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注意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2025-02-25 09:4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