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肿瘤免疫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医生回答(1)

戴陵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肿瘤免疫治疗有什么副作用?』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免疫相关性皮疹、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局部不良反应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肝功能损伤、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综合征、精神系统异常、感染性疾病等全身不良反应。
一、局部不良反应
1.免疫相关性皮疹:是应用PD-1/PD-L1抗体类单抗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疹,并伴有瘙痒感,严重者可出现红斑、水疱、渗出、脱屑等症状。
2.内分泌失调:部分长期使用伊匹单抗进行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如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不孕不育以及女性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等表现。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伊匹单抗还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临床可见疲劳、畏寒、体重增加、便秘、黏液水肿等症状。
二、全身不良反应
1.消化道不良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产生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口干不适等。
2.肝功能损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肝毒性发生率较高,常见于帕博利珠单抗,有研究显示其总体肝脏事件发生率为9%左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发展为胆汁淤积型黄疸、肝衰竭等情况。
3.肾功能异常:阿替利珠单抗也可引起肾脏毒性和糖尿病,其中肾脏受累以血尿较为多见,其他少见并发症还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病、狼疮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4.血液系统抑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常规水平,如白细胞减少、贫血及中性粒细胞降低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5.神经肌肉接头综合征:此类情况比较罕见,但一旦发病则病情较为危急,需要立即就医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6.感染性疾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便有可能趁机侵入体内引发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带状疱疹、结核病等。
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黑色素瘤、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等恶性肿瘤。因此,在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向医生反馈,由医生判断是否可以继续用药或者更换药物治疗。

2024-02-06 11: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