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肠鸣音减弱>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原因

医生回答(1)

荣慧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是动力性肠梗阻、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巨球蛋白血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动力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性抑制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影响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引起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进胃肠运动药物进行治疗,如西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
2.腹膜炎
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当炎症累及到肠管时,会导致肠蠕动功能障碍,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3.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由多种原因引起肠道肌肉失去正常蠕动所致,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形成肠梗阻。此时由于肠道处于麻痹状态,无法产生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因此会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现象。患者应禁食水,必要时需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如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固定术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的蠕动,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可能会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
5.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壁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发生病变,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炎症可能会影响到邻近器官的功能,包括十二指肠,导致其运动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情况。患者可通过激光碎石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口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针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情况,建议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可进行腹部X光、超声波检查或CT扫描以评估消化系统状况。

2024-02-10 03: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西沙必利片

1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道不适,但X线、内窥镜检查阴性的症状群,特征为早饱、饭后饱胀、食量减低、胃胀、过多的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的主诉(上腹部灼痛)。2胃-食道反流,包括食管炎的治疗及维持治疗。3与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的假性肠梗阻导致的推进性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4为恢复结肠的推进性运动,作为慢性便秘病人的长期治疗。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胆宁片

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