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烦躁不安> 小孩夜晚烦躁不安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孩夜晚烦躁不安可能是由缺钙、维生素D缺乏、睡眠障碍、肠寄生虫病、夜间惊厥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缺钙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若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导致血钙浓度降低,引起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夜晚烦躁不安的情况。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是关键,如多吃牛奶、虾皮等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维生素D缺乏
由于体内维生素D含量低,影响钙吸收,使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大脑和肌肉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从而出现晚上睡不踏实的现象。可通过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方式促进自身合成维生素D,也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引起的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当孩子存在睡眠障碍时,在入睡前会出现焦虑情绪,进而表现为烦躁不安的症状。可以让孩子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神补脑液、朱砂安神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4.肠寄生虫病
如果患儿感染了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在夜间活跃并产生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患儿难以入睡,从而出现烦躁不安的表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进行治疗,比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
5.夜间惊厥
夜间惊厥多由遗传代谢性疾病、颅内感染等原因引起,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导致患儿在夜间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情况,此时家长可能会误以为是孩子受到惊吓所致。针对遗传代谢性疾病需及时就医,完善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对于颅内感染,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病情,例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卡马西平片等。
建议关注孩子的日常饮食,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有利于促进钙质吸收。同时,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以及体格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2024-02-13 04: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