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脚扭伤后脚底为什么一直痛
补充说明:脚扭伤后脚底为什么一直痛
a******W 2022-04-25 18: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脚扭伤后脚底一直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距骨软骨损伤、跟骨滑囊炎、足跟脂肪垫萎缩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足跟和趾间的强健肌腱组织,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时容易受到拉伸和损伤,导致炎症反应。这会引起足底疼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下床走路时。物理疗法如按摩、拉伸和热敷可以缓解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注射类固醇药物。
2.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跟的重要结构,在剧烈运动中易受损伤,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此时会出现跟腱部位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处理,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距骨软骨损伤
当发生距骨软骨损伤时,会导致关节面不平整,从而引起足部疼痛的情况发生。对于距骨软骨损伤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保护关节软骨的药物进行治疗。
4.跟骨滑囊炎
跟骨滑囊位于跟骨下方,是一个封闭的腔隙,用于减少摩擦和压力。当其发炎时,会导致跟骨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超短波、远红外线照射等方式来改善不适症状。
5.足跟脂肪垫萎缩
足跟脂肪垫萎缩是指足跟处的脂肪组织减少或消失,导致足底失去缓冲作用而更容易受伤。这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等足部问题,进而引发持续的足底疼痛。针对足跟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足底疼痛,建议采取适当的物理疗法,如足底按摩、足弓支撑等,以帮助恢复足底功能。
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过度负荷足部,以免加重损伤并影响愈合过程。定期复查,包括X光检查或MRI扫描,以评估损伤恢复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024-04-04 10:2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多发人群:成年人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800元)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甲泼尼龙片
1.风湿性疾病:作为短期使用的辅助药物(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或危重期),用于:创伤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个别患者可能需要低剂量维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引发的滑膜炎;急性或亚急性滑囊炎;急性非特异性踺鞘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踝炎。2.胶原疾病:用于下列疾病危重期或维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全身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急性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多肌痛;巨细胞关节。3.皮肤疾病:天疱疮;大疱疱疹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蕈样真菌病;严重的银屑病;严重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
用于: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