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贲门失弛缓症> 婴儿贲门失弛缓症状

医生回答(1)

余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

提问

婴儿贲门失弛缓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和胸骨后疼痛,这些症状可能伴有反复呕吐和体重下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吞咽困难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无法正常松弛导致食物和液体通过困难而引起的。当食管肌肉过度收缩时,会增加食管内压力,使食物难以进入胃中。吞咽困难通常发生在咽喉部和食管入口处。
2.呕吐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由于贲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会导致食物和液体反流到食管,刺激食管壁,引发呕吐反射。呕吐可能发生在进食后不久,也可能在夜间发生。
3.上腹痛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下端出现痉挛性狭窄,当食物通过时会引起疼痛。此外,胃酸逆流也会刺激食管黏膜,导致上腹部不适。上腹痛可能持续存在,但也可能是阵发性的。
4.体重减轻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由于长期吞咽困难和呕吐,摄入的食物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身体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下降。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的标准曲线。
5.胸骨后疼痛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因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松弛而导致食物滞留于食管内,此时会发生继发性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胸骨后疼痛的症状。胸骨后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也可呈烧灼样痛,有时可向上放射至颈部、肩背等部位。
针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钡餐造影、胃镜检查以评估食管运动功能和结构异常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潘托拉唑、莫沙必利等,重症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Heller肌层切开术。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难以咀嚼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2-17 01: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