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肌肉疼痛> 肌肉疼痛> 肌肉疼痛怎么恢复

医生回答(1)

柯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骨科

提问

肌肉疼痛可以通过肌肉放松训练、肌肉拉伸、针灸疗法、中药外敷、非甾体抗炎药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影响日常活动,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
1.肌肉放松训练
肌肉放松训练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动作来缓解紧张的肌肉,如瑜伽中的猫牛式、婴儿式等。此方法适合因长时间静坐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轻微肌肉酸痛。
2.肌肉拉伸
肌肉拉伸是一种物理手段,可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及肌肉柔韧性,减少肌肉僵硬。例如弓步压腿、侧身展臂等动作可有效舒缓背部、肩颈区域的紧绷感。此类肌肉僵硬度提升可能源于运动后乳酸堆积或者睡眠姿势不当引起肌纤维过度收缩所致。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利用特定穴位刺激以调节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止痛效果;一般由专业医生在特定穴位上施行刺络放血或电针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慢性肌肉酸痛有效果,但须考虑个体差异以及是否有禁忌症。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直接贴于患处,如麝香壮骨膏、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软组织挫伤、肿胀等情况。
5.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萘普生等。这类药物可用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的肌肉疼痛,需遵医嘱服用。
针对肌肉疼痛的恢复,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肌肉劳损,影响病情恢复。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正常状态。

2024-02-27 00: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