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
黑热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侵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对宿主造成持续性损害。黑热病的症状包括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肿大、消瘦、皮肤黏膜苍白等。其中,发热往往是持续性的,可能伴随夜间盗汗。
诊断黑热病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镜检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医生会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同时还会建议做骨髓穿刺以评估造血功能。黑热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利什曼原虫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氯喹等。患者需遵医嘱接受相应疗程的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蚊虫叮咬,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以减少传染风险。

2024-01-01 02:36

举报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黑热病病因:
当受染白蛉叮咬人时,将前鞭毛体注入皮下组织,少部分被中性粒细胞坡坏,大部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并在其中繁殖、增生,随血流至全身,破坏巨噬细胞,又被其他单核一巨噬细胞所吞噬,如此反复,导致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大量增生,以肝、脾、骨髓、淋巴结的损害为主。细胞增生和继发的阻塞性充血是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基本原因。由于粒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的减少,所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继发感染。因网状内皮系统不断增生,浆细胞大量增加,所致血浆球蛋白增高,加之肝脏受损合成白蛋白减少,致使血浆白球蛋比值倒置。

2014-07-26 13: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