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 脑颅内压增高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脑颅内压增高可以考虑降颅压治疗、抗炎治疗、抗癫痫治疗、神经营养治疗、脑脊液引流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减压。
1.降颅压治疗
通过使用利尿剂如、甘露醇或白蛋白来减少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力。此措施针对脑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脑水肿。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从而减轻脑水肿;甘露醇则通过增加血容量间接降低颅内压力。
2.抗炎治疗
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力升高。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有效控制发热及疼痛状态下的颅内高压现象。
3.抗癫痫治疗
遵循医嘱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片、钠注射液等,预防或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某些类型的癫痫发作会导致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引起局部性脑电图异常放电并伴随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颅内压增高。持续规律地服药有助于稳定神经元活动模式,减少这类事件发生频率。
4.神经营养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并按指导规定时间服用。这些药物能够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再生以及改善其生理功能状态,进而辅助降低由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之颅内高压指数水平。
5.脑脊液引流
在专业医疗人员操作下进行脑脊液穿刺引流术,将过多的脑脊液移除以降低颅内压力。该措施直接针对导致颅内压力升高的原因之一——脑脊液积聚。通过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地移除过量液体以恢复正常压力状态。
患者应定期监测颅内压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的风险。

2024-01-01 21:32

举报

医生回答(1)

霍思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当颅内占位性病变时,随着病变的缓慢增长,可以长期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一旦由于颅内压代偿功能失调,则病情将迅速发展,往往在短期内即出现颅内高压危象或脑疝。

2014-07-26 20: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疝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