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克拉伯病亦称为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克拉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位于14p。克拉伯病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导致主要累及脑白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病预后极差,婴儿型患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2014-07-26 22:17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克拉伯病,也称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等,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胆固醇在皮肤、眼部、肝脏、脾脏等部位沉积,导致多种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临床症状。患者可出现皮肤黄色瘤、眼底改变、肝脾肿大、生长发育迟缓等,还可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由于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因此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脂蛋白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膳食,以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病情。

2014-07-26 22: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克拉伯病 (半乳糖脑苷类脂沉积病,半乳糖酰基鞘氨醇脂沉积症,克拉贝病,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

克拉伯病(Krabbedisease)于1916年由丹麦儿科医师Krabbe首先报道,因此称为Krabbe病,依据其临床特点,亦称为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infantile familial diffuse scleros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位于14p。克拉伯病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导致主要累及脑白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病预后极差。婴儿型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