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空鞍综合症

医生回答(2)

江雨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空鞍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需要通过MRI检查确诊。
空鞍综合征是由于垂体窝扩大或垂体组织缺失,导致颅内压降低,使垂体向下移动并嵌入鞍背,周围硬膜随之收缩,从而形成一潜在的硬膜间隙。此征可因视交叉前移而产生视野缺损,鞍膈孔扩大时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如果患者存在垂体瘤等疾病史,则可能会出现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肿瘤复发或恶变的可能性。
针对空鞍综合征,建议定期监测症状变化以及激素水平,以评估病情进展与治疗效果。必要时,医生会推荐进行神经放射学评估或内分泌功能测试。

2024-03-18 00:49

举报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空鞍综合症病因
1.原发性空鞍
  本病的发生原因尚未充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性鞍隔发育缺陷 在鞍隔发育缺陷的基础上脑脊液向鞍内的搏动性压力增加,在此种压力的持续作用下,使蛛网膜挤入鞍窝。但鞍隔发育缺陷并非造成空泡蝶鞍的惟一因素。
  (2)肿大的垂体缩小后发生空鞍 例如,妇女妊娠期垂体常增大2~3倍可能使鞍隔孔及垂体窝撑大,分娩后(尤其是多次妊娠者)垂体复原而缩小遂可造成空鞍。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因负反馈抑制解除可使垂体增大,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因负反馈抑制使垂体缩小,也可能引起空鞍。据文献报道,因此类情况引起者并不多见。
  (3)颅内压增高 肥胖综合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良性颅内高压症(又称假性脑瘤)、高血压脑积水以及其他颅内疾病,可引起脑脊液压力增高并可使第三脑室扩大,压迫蛛网膜下腔,尤其在鞍隔缺损及鞍孔扩大的基础上,更易促使蛛网膜下腔挤入鞍窝。
  (4)鞍区蛛网膜黏连及鞍上蛛网膜囊肿 此类蛛网膜病变可使脑脊液局部引流不畅,即使正常的脑脊液压力也可因持续冲击鞍隔使之下陷变薄进而缺损开放至一定程度后,蛛网膜下腔及第三脑室的前下部即可疝入鞍窝。
  (5)下丘脑-垂体疾病 以往认为,少见有垂体供血不足及自身免疫性垂体机能不全等引起垂体萎缩的病变可发生空鞍综合征,但近年来注意到在青少年中因下丘脑-垂体疾病而发生空鞍者却并不少见。
  (6)其他 文献中尚报道有黏多糖贮积病、女子男性化性腺发育不全肾小管性酸中毒、某些染色体异常症、尖头-多指(趾)畸形(Carpenter综合征)等偶尔可与空鞍并存但其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综合征)偶可并发空鞍综合征,可能由于本病常有颅脑中线融合缺陷,鞍隔发育不良可能是发生空鞍的病理基础。
  2.继发性空鞍
  继发性空鞍一般指鞍内肿瘤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引起者,尤其是伴有颅内压增高时,不论是否伴有脑积水都可引起继发性空鞍综合征。此外,鞍内肿瘤,尤其是垂体巨腺瘤变性坏死。使鞍内形成空隙,并因该区炎症引起鞍旁局部黏连而牵引蛛网膜下腔。鞍内肿瘤囊性变或鞍内囊肿向上扩展,破坏鞍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也可引起空鞍。

2014-07-28 10: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