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先天性幽门闭锁与狭窄> 先天性幽门狭窄能自愈吗?

精选回答(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先天性幽门狭窄一般不能自愈,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先天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是一种消化道畸形,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胀、脱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的现象,一般不能自愈。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患者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法治疗,可以将狭窄的幽门肥厚组织切开,从而缓解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比如幽门肌切开术、腹腔镜手术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病情。

2023-07-22 02:20

举报

顾倩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疾病。

提问

先天性幽门闭锁是罕见的消化道畸形,占消化道闭锁病的1%。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可能与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结果协助诊断。需与幽门痉挛、幽门肥厚性狭窄、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等进行鉴别诊断。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和水肿引起的输出道梗阻。本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病因尚不清楚,有家族集中的倾向。

2019-04-08 19:21

举报

黄诚英 副主任医师 北流市人民医院

擅长:对内科常见病都可以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提问

你好!先天性幽门闭锁是罕见的消化道畸形,占消化道闭锁病的1%。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可能与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一般认为系由肠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腔化过程异常所致,多发生于早产儿,生后即有频繁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无胎便及排气。这与幽门狭窄不是一回事,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惟一有效方法。

2018-04-15 08:46

举报

医生回答(2)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先天性幽门狭窄不能自愈。
先天性幽门狭窄是胎儿期幽门肌发育不全所致的一种消化道畸形,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幽门部肌肉持续处于痉挛状态,使该处形成一较窄通道,影响食物从胃中排出,从而出现呕吐症状。这种病理改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如果不进行治疗,会逐渐加重呕吐症状,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虽然先天性幽门狭窄通常无法自愈,但部分轻度病例可能在新生儿期内经历暂时性的生理性幽门功能改善,导致症状缓解或减轻。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时期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存在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于先天性幽门狭窄患者,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和尿量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3-07 06:18

举报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先天性幽门闭锁是罕见的消化道畸形由于肠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腔化过程异常所致,幽门及胃窦部闭锁,有两种类型:①隔膜型:幽门外形正常。但幽门被环形隔膜完全阻塞腔道,隔膜薄而柔软,由两层粘膜构成,不含平滑肌,有时在中央部位有小孔,可通过少量胃内容物。②盲端型;幽门发育不全,缺乏正常胃壁,幽门部连续性中断,闭锁呈节段性,两盲端完全分离或仅有纤维束带相连。

2014-07-31 14: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