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视神经萎缩> 眼球萎缩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连平 主任医师 友谊县人民医院

擅长: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鉴别诊断,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提问

眼球萎缩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外伤、青光眼、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先天性因素

如果患者存在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眼球出现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房角切开术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佩戴角膜接触镜的方式进行治疗。

2、外伤

如果患者眼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眼球出现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眼球复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眼球运动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

3、青光眼

青光眼主要是由于遗传、眼内压升高等因素引起的。由于眼内压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球体积增大、视神经萎缩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球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高度近视

如果患者存在高度近视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眼轴延长,出现眼球突出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眼球萎缩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的方式,改善视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角膜屈光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眼球的血管出现病变,引起眼球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眼部的护理措施,避免用手揉眼睛,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7-08-19 05:28

举报

医生回答(2)

邓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眼球萎缩可能是由外伤导致的眼球损伤、眼内炎症、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遗传因素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导致的眼球损伤
外伤导致的眼球损伤可能导致眼内容物丢失、眼压降低和眼壁塌陷,进而引起眼球萎缩。对于外伤导致的眼球损伤,可通过佩戴护目镜等防护设备预防。
2.眼内炎症
眼内炎症如葡萄膜炎会引起眼组织水肿和瘢痕形成,导致眼压升高并压迫眼球,从而引发眼球萎缩。针对眼内炎症,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进行抗炎治疗,如氟米龙滴眼液、醋酸龙滴眼液等。
3.青光眼
青光眼由于眼房水循环受阻,眼压持续增高,使视神经受到压迫而发生缺血、坏死。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视盘凹陷加深,视野缺损扩大,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激光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激光小梁成形术等。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导致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眼部血液供应和营养供给,久之会导致视网膜受损、脱落,进一步发展为眼球萎缩。控制血糖水平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量。
5.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眼球结构发育,导致先天性眼球异常,如小眼球症。对于遗传性眼球萎缩,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如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改善视力。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眼球状况,特别是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必要时,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及眼压测量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相关问题。

2024-02-13 03:21

举报

李成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消失,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针灸主要治疗原发性和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除上述症状外,眼底检查尚可见视乳头颜色为淡黄或苍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变细等.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缺乏特效疗法 病因治疗为首要的.一旦视神经萎缩,要使之痊愈几乎不可能,但是其残余的神经纤维恢复或维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应使患者充满信心及坚持治疗.由于各种药物的应用未能采取严格的双盲试验(有时也不允许),因此很难说明何种药物及方法一定有效.  药物中常用的包括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ATP及辅酶A等,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淤药类如菸酸,地巴唑,维生素E,维脑路通,复方丹参等.近年来通过高压氧,体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中药补中益气汤类及针刺治疗早已证明有效,可继续应用发掘整理.尚应提及的是,禁止吸烟及饮烈性酒,增强机体体质,做保健操,气功等在某些病例均有一定效果

2014-08-24 22: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