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关节脱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

医生回答(3)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后体位摆放、术后疼痛管理、功能锻炼指导、皮肤压疮预防、营养支持等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并发症,应立即就医。
1.术后体位摆放
患者术后应立即平卧床休息,患侧下肢外展45度,略屈膝,踝关节绑止血带。术后体位摆放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缓解疼痛,也有利于伤口愈合。
2.术后疼痛管理
术后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来缓解术后疼痛。术后镇痛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因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促进恢复。
3.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主动运动及平衡练习。功能锻炼指导旨在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并改善步态稳定性,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4.皮肤压疮预防
定期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部位;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宜湿度;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皮肤压疮主要是由于长期局部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所致。通过上述措施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发展。
5.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饮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D,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促进术后恢复。
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同时,建议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以促进术后恢复。

2024-01-16 22:34

举报

李科 医师 南京股骨髋医院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方式联合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精于骨科微创手术、软组织外科学,在髋关节骨性关节有很深的临床造诣。

提问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感染、调整饮食、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等。

1、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观察自身的生命体征,主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如果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预防感染

由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属于一种有创手术,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调整饮食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不利于术后恢复。

4、功能锻炼

在术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手术后的功能障碍。

5、定期复查

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还需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可以通过髋关节X线检查、CT检查等方式明确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在术后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2019-08-20 13:56

举报

韩晴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参加诸如奔跑,跳迪斯科等需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减少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半脱位,假体松动等问题.避免将关节放置在易脱位的体位: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坐位站起的动作;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去取东西,接电话等.注意勿翘2郎腿"或女性的穿鞋动作以防髋关节过渡屈曲,内收,内旋,厕所马桶不宜过低,防止出现身体前倾,双足分开,双膝并拢的不良姿势.向健侧翻身时注意勿使髋关节处于伸直,内收外旋位.

2014-12-22 21: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