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退行性心瓣膜病
补充说明:退行性心瓣膜病
a******W 2015-02-27 14: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退行性心瓣膜病是由于年龄增长、心脏组织老化导致的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退行性心瓣膜病是由心脏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退化与硬化引起的。心脏瓣膜的弹性减弱,瓣叶增厚、僵硬,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液流动。退行性心瓣膜病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等。严重时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等症状。
退行性心瓣膜病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等来诊断。其中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评估瓣膜病变的程度。治疗退行性心瓣膜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缓解,如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手术治疗则是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考虑的选项,例如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减少血脂对血管壁的影响。适量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心脏健康。
2024-03-18 15:3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2015-02-27 14:5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过早搏动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可偶发或频发,频发(>6次/分或30次/小时),持续呈联律的,连续发生2-3次早搏,呈多源性或短阵心动过速者。
症状起因:频发房性早搏,见于二尖瓣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冠心病,尤其是多源性的,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前奏。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而在病态心脏更易发生。早搏是很常见的,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难免不发生。一般来说,年龄愈小愈罕见,年龄愈大愈多见。其最高发生率介于50—70岁之间。5%左右的健康人可发生过早搏动。发生了早搏,可使心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生理性)。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
可能疾病: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交接区性心动过速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