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焦虑症> 拖延症治疗

医生回答(2)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拖延症的治疗可以采取时间管理技巧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奖励机制应用、心理动力学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时间管理技巧训练
时间管理技巧训练通常包括学习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以及优化日程安排的方法。此措施有助于提高个体对任务重要性和截止日期的认知,减少拖延行为。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来减轻拖延倾向。该方法有助于个体挑战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减少拖延。
3.奖励机制应用
奖励机制应用涉及为完成任务设置可实现的目标,并在达成后提供即时奖励。此举有助于强化积极的行为习惯,促进按时完成工作。
4.心理动力学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侧重于探索潜意识冲突及其对当前行为的影响。解决深层心理原因可能导致个体克服由过去经历引起的拖延障碍。
除了上述建议外,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获得更个性化和有效的支持。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有助于营造一个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帮助个体应对拖延症。

2024-02-24 12:30

举报

刘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的基础,实际上是对自身很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给自己做个计划,用一些好的习惯和工具来矫正自己的问题。比如早起早睡,每天整理自己的工作学习内容,逐项列出来,设置好死线(完成时间),然后一一完成,坚持一周,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大的改变。

2015-02-28 10: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