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弓形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a******W 2015-05-02 18:19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 弓形腿 鸭步步态 膝关节疼痛 肿胀疼痛 综合症 畸形 发育 紧张 水肿 疼痛 感染 矫正 手术 针灸 维生素B 红花 肌肉 骨骼 下肢 软组织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2)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可以考虑穴位注射、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药外敷等中医治疗方法。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延误病情。
1.穴位注射
选取特定经络上的穴位,在无菌条件下将药物如维生素B族、神经生长因子等注入体内,通常在门诊完成。此方法通过刺激穴位及局部血液循环来改善肌肉功能和骨骼发育异常。对于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引起的下肢不等长等问题具有一定效果。
2.针灸疗法
选择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位,使用毫针刺入人体,可配合电针仪进行治疗。针灸能够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弓形腿引起的相关不适症状。
3.推拿疗法
由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按摩,包括揉捏、拉伸等手法,一般每次治疗30-60分钟。推拿能放松紧张的肌肉群,纠正畸形状态;同时提高软组织代谢率帮助恢复至正常结构。
4.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舒筋活血功效的中药材如川芎、红花等研磨成粉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外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减轻水肿及疼痛现象;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抗感染风险。
在中医师指导下接受治疗,定期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是必要的。此外,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磷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4-03-07 05:28

举报

石珊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幼儿型者用保守疗法渐行矫正如严重畸形则须骨科手术纠正青少年型常需骨科手术矫治1.婴儿型生后4年为本症的发展阶段此后畸形进展缓慢或数年内保持原状从9岁起到发育成熟这段期间凡未治疗的病例畸形逐渐加重治疗方法取决于畸形的程度和病儿的年龄2~3岁X线片有Ⅰ~Ⅱ期改变者可使用膝踝足支具也可用高帮靴加纵弓支持楔形垫高外侧鞋底0.3cm。请到当地正规的三甲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大夫会根据病情对症治疗,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收费也会比较公正合理的。

2015-05-02 18: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本品适用于治疗对皮质激素敏感的急性和慢性疾病。皮质激素疗法是常规疗法的一种辅助治疗,不能代替常规疗法。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滑囊炎、强直性脊椎炎、上髁炎、脊神经根炎、尾骨痛、坐骨神经痛、腰痛、斜颈、腱鞘囊肿、外生骨疣、筋膜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持续状态的辅助治疗)、枯草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气管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药物反应、血清病、昆虫叮咬。皮肤病:异位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单纯苔藓)、接触性皮炎、重症日光性皮炎、荨麻疹、肥大性扁平苔藓、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斑秃、盘状红斑狼疮、牛皮癣、瘢痕疙瘩、天疱疮、疱疹性皮炎、囊肿性痤疮。胶原病: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血管周围炎。肿瘤:成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姑息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其他疾患:肾上腺性腺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口炎性腹泻、足部疾病(硬鸡眼下滑囊炎、僵拇、小趾内翻)、需结膜下注射的疾病、皮质激素奏效的恶液质、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本品可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但应适当补充盐皮质激素。本品推荐用于:(1)肌内注射治疗对全身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奏效的疾病;(2)直接注入有适应症的病患软组织;(3)关节内和关节周围注射治疗关节炎;(4)皮损内注射治疗各种皮肤病;(5)局部注射治疗某些足部炎性和囊性疾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亿方拔罐器(手宁式)

“亿方拔罐器(手拧式)”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镇静止痛、消炎消肿、托毒排脓、降压止泻、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等作用。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气管炎、哮喘、腹痛、胃痛、便秘、泄泻、呃逆、呕吐、头痛、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中署、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空调综合征; 2、外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背痛、腰痛、腿痛、膝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扭挫伤、多发性疖肿、痔疮、直肠脱垂(脱肛)、虫蛇咬伤;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经前后期紧张综合征、产后身痛、更年期综合征; 4、儿科疾病:小儿消化不良症、小儿惊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疳疾、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 5、皮肤科疾病:荨麻疹、带状疱疹、湿疹、丹毒、神经性皮炎、面部痤疮(粉刺); 6、五官科疾病:结膜炎(红眼病)、麦粒肿(针眼)、牙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耳鸣、耳聋、鼻出血等。

十二味痹通搽剂

苗医:抬奥,抬强腿。 中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寒湿痹症,闪挫伤筋等症。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