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长高的科学方法
补充说明:儿童长高的科学方法
a******W 2015-09-10 15: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长高的科学方法主要有饮食调理、生活调理、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药物治疗等。
1、饮食调理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的营养成分比较多,因此要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西红柿、苹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助于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2、生活调理
平时儿童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打篮球等,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身体长高。
3、适当运动
儿童在平时还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跳绳、打篮球等,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4、保证充足睡眠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长高的重要因素,因为在睡眠的过程中,生长激素会分泌得比较多,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5、药物治疗
如果儿童身高发育比较慢,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钙元素,促进骨骼发育。
除此之外,儿童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1-09 19:1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5)
儿童长高的科学方法包括儿童身高管理、营养补充、运动疗法和睡眠优化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1.儿童身高管理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建立生长曲线图,及时发现异常。通过专业评估,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及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2.营养补充
提供均衡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钙质及维生素D补充剂。这些微量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缺乏可能会影响儿童期身高的增长。
3.运动疗法
鼓励孩子参加适宜年龄且能增加纵向压力于下肢的运动如跳绳、篮球等;并保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规律活动量。科学研究表明,适量且正确的运动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及骨密度增强,从而改善身高状况。
4.睡眠优化
营造有利于休息的环境,保证每晚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时间。睡眠中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以支持新陈代谢过程及组织修复,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维持内稳态并促进身体健康。
除了上述干预措施外,还需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例如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身高的增长。
2024-02-19 21:31
举报你好!叶义言介绍说,幼儿期指的是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宝宝身高的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点,但也相对较快。一般来说,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2—3周岁这一年会增加7厘米左右。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足月但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和早产儿)家长务必密切关注孩子2岁前的身高。因为80%的低出生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孩子,剩下约15%—20%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可能会导致终身矮小。
2015-09-10 15:17
举报你好!规律 编辑
婴儿期:一年长25厘米
2014年度感动中国“良心医生”、贝诺儿童健康管理首席专家、原湘雅医院儿童专家叶义言介绍,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一般为50厘米。长到1岁婴儿期结束时,这一年的身高一般要长25厘米,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这种生长速度是任何时候都达不到的。
2015-09-10 15:17
举报你好!儿童长高概况 编辑
儿童长高是指宝贝从婴儿期一直到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增强情况。儿童长高除了受到遗传决定外,还受到睡眠、运动、营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2014年度感动中国“良心医生”、贝诺儿童健康管理首席专家、原湘雅医院儿童专家叶义言指出,儿童长高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旦偏离这个规律,就应该关注儿童长高情况,并适当干涉,可以有效保证其成人身高。
2015-09-10 15:17
举报你好!儿童长高是指宝贝从婴儿期一直到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增强情况。儿童长高除了受到遗传决定外,还受到睡眠、运动、营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儿童长高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旦偏离这个规律,就应该关注儿童长高情况,并适当干涉,可以有效保证其成人身高。[1]
2015-09-10 15:1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维生素D(vitamin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又可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多含于植物性食物中,它是由植物的麦角固醇经阳光照射而合成的,维生素D3可由人体皮肤和脂肪组织在7-脱氢胆固醇经过阳光照射合成。维生素D属脂溶性维生素,来自食物中的维生素D与脂肪一起经小肠吸收,在胆汁协助下形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管进入血液,与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3一起转运入肝脏。在肝脏中经肝细胞微粒体中的单氧酶系统(25-羟化酶)的作用,形成25(OH)D3。25(OH)D3在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α羟化酶系统的作用下转变为1,25(OH)2D3,它是维生素D最大的生物作用形式,可以促进肠道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并通过下列三方面使血清钙、磷含量增高:①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和运转,增加在体内的留存;②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离子的再吸收,使尿钙、磷排出减少;③当低血钙膳食中缺钙时,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作用下促进钙、磷的吸收,动员骨中钙、磷释出。因此在维生素D缺乏初期,血钙是正常,血磷略低。当维生素D进一步降低时,即使PTH分泌增加,由于原尿中钙含量的减少,回吸收的钙量不多,此时血钙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