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谈怎样预防糖尿病
补充说明:中医谈怎样预防糖尿病
a******W 2015-12-14 20: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因此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调畅情志、适当运动等方式进行预防。
1、调整饮食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或作用障碍导致的。因此,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进行预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可适当吃一些苦瓜、黄瓜、黑木耳等食物,有助于辅助改善病情。
2、改善生活习惯
患者还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的方式进行预防,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散步等,有助于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3、调畅情志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情志内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畅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可通过听音乐、观影、观书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4、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患者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做瑜伽等方式进行运动。
5、其他
此外,还可通过穴位按摩、艾灸等方式进行预防。
此外,还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进行治疗。
2018-12-01 16:27
举报医生回答(2)
中医预防糖尿病建议通过饮食控制与节制、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过度压力以及定期体检等方式进行。
1.饮食控制与节制
通过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均衡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提倡多食用蔬菜、水果等低卡路里食品。
2.适量运动
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度间歇训练。
3.保持正常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胰岛细胞负担,导致其功能受损。通过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及适度体育锻炼来维持健康体重范围。
4.避免过度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可引起体内激素失衡,间接影响血糖调控。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轻日常压力;若感到无法应对,则应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因素,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包括空腹血糖检测。
如果已经出现了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24-02-24 10:31
举报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目前医学水平还达不到根除,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正规治疗。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方法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后用口服降糖药,再无效用胰岛素,已延续了几十年。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磺脲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
2015-12-14 20:5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三九胃泰颗粒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深呼吸训练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