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三叉神经痛>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考虑镇静剂、抗痉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肉毒素注射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镇静剂
镇静剂通过口服给药,如片、氯硝西泮片等,通常需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可缓解因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的疼痛,有助于改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2.抗痉挛药
抗痉挛药物包括巴氯芬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患者需要按医嘱服用。这类药物能够松弛肌肉,减轻由肌肉紧张导致的面部抽搐和疼痛。
3.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主要有盐酸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需要按时服药。此类药物能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平衡,从而缓解因情绪压力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4.抗惊厥药
抗惊厥药主要包括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需遵循医生指导用药。此药物适用于治疗癫痫发作及某些类型的神经性疼痛,对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效果。
5.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是将适量肉毒素通过专业医疗人员操作注入到特定部位,一般为门诊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减少异常放电所致的肌肉收缩活动,从而缓解三叉神经痛。
在接受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或加重疼痛。饮食方面宜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可能触发神经敏感性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等。

2024-02-09 18:06

举报

医生回答(4)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居多,单侧发病,右侧多见。临床症状为在颊部、上唇、上牙龈和下唇、下牙龈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任何先兆,突然出现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撕裂样、电灼样、刀割样或针刺样的反复疼痛,常伴有面部肌肉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钟至数分钟多则半小时不等,症状骤然停止后无任何不适感。  该病呈周期性发作。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久不得愈。由于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诱发痛作,经过一次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患者精神异常紧张,使其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使用中药治疗该病,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1.生草乌30克,生白附子30克,天南星30克共研为细面备用。约3厘米长的葱白节7个,生姜40克共捣烂如泥与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药面调和混匀后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碗中上笼隔水蒸约20分钟,将蒸好的药纱布趁热熨患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勿熨眼部,切勿口服。  2.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共浸于15毫升~30毫升高度白酒中4个小时后加入适量凉水置于锅内文火煎煮。煎沸时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患侧鼻孔,让患者吸入蒸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3.大枣1枚,红矾0.9克。将红矾研为细面放入除去枣核的大枣内,用镊子夹枣放木炭火或蜡烛火上烧烤,待烤出味即用患侧鼻孔吸。反复烧烤,反复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  4.荜拨30克,木鳖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荜拨、藿香漂洗烘干,木鳖子去壳存仁共研为细面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4小时1次,每日4次。  5.鹅不食草适量,牙皂3克,细辛3克,青黛1.5克。将上药共研为细面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4小时1次,每日4次。  6.白芷6克,川芎6克,天南星6克,葱白约12厘米共研为细面用蜂蜜15毫升调成糊状。每次取药5克外敷于患侧太阳穴、印堂穴上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7.马钱子3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共研为细面,香油、清凉油适量调成膏状。每次取药15克外敷于患侧下关穴、太阳穴、颊车穴和扳机点上30分钟。隔日换药1次。切忌入口。  8.蜈蚣1条,地龙10克,蝼蛄10克,五倍子10克,生天南星15克,白附子10克,木香10克共研为细面。每次取适量药面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于患侧太阳穴上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9.蔓荆子60克炒至焦黄后研为粗末浸泡于高度白酒500毫升中3天~7天,加入凉开水至700毫升时充分摇匀后滤出药液。每日2次,每次内服50毫升。  10.板蓝根600克,白僵蚕60克共研为细面。每日2次,每次取药面10克开水送服。

2017-03-03 17:16

举报

闵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考虑镇静剂、抗痉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肉毒素注射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镇静剂
镇静剂通过口服给药,如片、氯硝西泮片等,通常需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可缓解因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的疼痛,有助于改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2.抗痉挛药
抗痉挛药物包括巴氯芬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患者需要按医嘱服用。这类药物能够松弛肌肉,减轻由肌肉紧张导致的面部抽搐和疼痛。
3.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主要有盐酸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需要按时服药。此类药物能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平衡,从而缓解因情绪压力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4.抗惊厥药
抗惊厥药主要包括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需遵循医生指导用药。此药物适用于治疗癫痫发作及某些类型的神经性疼痛,对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效果。
5.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是将适量肉毒素通过专业医疗人员操作注入到特定部位,一般为门诊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减少异常放电所致的肌肉收缩活动,从而缓解三叉神经痛。
在接受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或加重疼痛。饮食方面宜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可能触发神经敏感性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等。

2017-03-03 17:16

举报

闵真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目前我国治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屈指可数,基本上都是具有止疼作用但治疗并不具有针对性,通常是对风湿骨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等等都具有止疼作用,比如野木瓜片,但治疗的针对性不强,并不能“从本论治”。

2017-03-03 17:13

举报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是通过调理来达到治愈的目的的,只是治疗的周期要长些。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您好,很多人都对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很关注,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怎样的呢?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会使疾病逐渐增加耐药性,想要有效的缓解疼痛,只能增大控制疼痛的药量,最终会因为难以耐受的药物毒副作用,而被迫转求其他治疗方法。同时,卡马西平等治疗三叉神经痛等药物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损害等副作用,有些病人不能耐受。

2017-03-03 17: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三叉神经痛 (法沙吉尔氏神经痛,痛性抽搐,面风痛)

1756年由法国NicolasAndri首先报道。三叉神经痛由于发作时多数伴有面肌抽搐,故称之为“痛性抽搐”。系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