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力下降> 盆底肌肌力下降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1)

杨钰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

提问

盆底肌肌力下降可能导致尿失禁、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便秘、盆腔器官脱垂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尿失禁
盆底肌肌力下降可能导致括约肌无法正常收缩和控制尿液流动,从而导致尿失禁。括约肌位于盆底,负责控制尿道开口是否开放。当其失去张力时,会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情况。
2.排尿困难
盆底肌群是参与控制膀胱和肛门活动的重要肌肉,肌力下降会影响这些结构的功能,进而引发排尿困难。排尿困难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更常见于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3.性功能障碍
盆底肌肌力下降会导致骨盆底神经和血管受压,影响勃起功能,出现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的症状。性功能障碍通常包括勃起障碍、射精障碍等问题,在性生活过程中出现异常表现。
4.便秘
由于盆底肌群与直肠紧密相连,当其肌力下降时,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引起便秘的发生。便秘患者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等症状,严重者可伴随腹胀、疼痛感。
5.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肌肌力下降会使得盆腔内的器官失去支撑,从而发生下移甚至脱出体外,即为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多见于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典型症状包括感觉有物体从阴道口掉出、腰痛、排尿困难等。
针对盆底肌肌力下降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盆底肌肉评估、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以确定诊断。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如提肛运动、电刺激疗法或手术矫正。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并均衡饮食,以减轻压力对盆底肌的影响。

2024-04-15 17: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