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诊断与治疗
补充说明: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诊断与治疗
a******W 2021-07-12 17:3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基因检测、病理检查。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抗胰蛋白酶基因突变,导致抗胰蛋白酶缺乏或缺乏,使蛋白质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水肿、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皮肤发黄等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血清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牛胰蛋白酶、注射用乌司他丁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但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1-07-12 21:5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自1963年以来Laurell与Eriksson发现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简称α1-AT)缺乏与肺气肿有密切关系,认为α1-AT缺乏是家族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α1-AT的缺乏与婴幼儿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均有密切关系。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