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有没有中医在?懂月经不调的

精选回答(1)

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相关疾病,尤其是中医胃肠道疾病,以及人体亚健康状态调理、皮肤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咽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提问

中医在月经不调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月经不调的治疗有着系统的认识,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血量、色、质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全身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异常,崩漏,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月经不调多与肾虚,血虚,血寒,血瘀,痰湿等因素有关。

1、肾虚

肾虚是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四肢发凉,身体发沉,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等症状。肾虚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等。

2、血虚

血虚是指人体血液不足,不能充分濡养脏腑、经络、形体,亦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等症状。血虚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如八珍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

3、血寒

血寒是指外感寒邪或者过食寒凉,使血液寒凝,运行不畅,主要表现为小腹冷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月经色暗,有血块等症状。血寒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如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4、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于脏腑组织器官内,主要表现为面色紫暗,或者晦滞,皮肤上可见瘀斑瘀点,痛经,月经夹有血块,或者闭经等症状。血瘀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如血府逐瘀丸、桂枝茯苓丸、桃红四物汤等。

5、痰湿

痰湿体质的人常表现为体型肥胖,胸口闷胀,月经量较多,容易困倦等。痰湿体质可以遵医嘱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调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多吃红枣、枸杞、山药等食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8-15 20: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