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怎么治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怎么治

发病时间:不清楚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怎么治

补充说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怎么治

2024-06-14 10:29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高钠血症 休克 电解质紊乱 利尿 水肿 低血压 脱水 呋塞米 生理盐水 抗利尿激素 白蛋白 排泄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杨锐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擅长:糖尿病,肥胖,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儿童生长发育,儿童性要求,儿童肥胖。

提问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包括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补充血容量、调整电解质平衡、使用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
1.限制液体摄入
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如减少饮水量。通过控制水分摄入来降低血液中的溶质浓度,从而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症状患者,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使用利尿剂
使用等袢利尿剂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降低血浆渗透压,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适用于严重水肿、高钠血症等情况,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3.补充血容量
输注生理盐水或白蛋白溶液以恢复血容量。提高血容量可以降低血浆渗透压,间接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适用于低血压、休克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能迅速改善循环状态。
4.调整电解质平衡
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稳定细胞内外环境,减轻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适用于电解质失衡引起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可预防神经系统损伤。
5.使用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
使用托伐普坦等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阻断其效应。这些药物能够选择性地阻断抗利尿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分。适用于已确诊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且其方法无效的情况,可有效缓解症状。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电解质水平及心肺功能,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脱水。

2024-06-14 13: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布美他尼片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梯度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

注射用醋酸兰瑞肽

1.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包括垂体GH瘤术后血清GH未达到正常水平者,垂体外照射放射治疗后。 2.尚未达到充分疗效而血清GH水平仍增高者,以及部分病例垂体瘤手术前。 3.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综合征引起的严重腹泻、潮红、电解质紊乱、渗出性多形性皮疹,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