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症吃什么镇静药最好

精选回答(4)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通常情况下,老年痴呆症并没有吃什么镇静药最好的说法。但如果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片、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镇静药物进行治疗。

1、片

片属于中枢性镇静药物,有抗焦虑、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抑郁等作用。如果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2、艾司唑仑片

艾司唑仑片具有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镇静、催眠等作用。如果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艾司唑仑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3、阿普唑仑片

阿普唑仑片具有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镇静、催眠等作用。如果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也可遵医嘱使用片、奥沙西泮片等镇静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私自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023-07-24 06:43

举报

周志可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老年病医学 脑神经病

提问

老年痴呆症或出现狂躁一般可以服用镇静药。如果老年痴呆症患者晚上不睡觉,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镇静睡眠药物,如奥氮平、艾司唑仑等。
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疾病的某个阶段可能有精神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患者白天睡眠较多,夜间不睡觉,伴有易怒、幻觉、妄想等症状。患者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睡眠条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利培酮、奥氮平、抗精神病药、、艾司唑仑和其他镇静催眠药。
目前,没有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方法。患者家属需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022-07-11 10:57

举报

陈鹏 副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老年痴呆症由于发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绝不能单纯的药物治疗。临床细致科学的护理对患者行为矫正、记忆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长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时翻身擦背,防止压疮的发生。对兴奋不安患者,应有家属陪护,以免发生意外。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不能进食或进食困难者给予协助或鼻饲。加强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记忆力的训练。

2018-10-14 19:58

举报

杨垂勋 主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全科医学,以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为主。

提问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病情老年痴呆患者出现狂躁症状是可以口服镇静药物治疗的,只是暂时服用,不宜长期服用,一般老年痴呆可以口服补充脑内多巴胺的药物,德巴金或者美多巴长期治疗控制症状,有的效果也可以。可以适当使用点镇静药物,控制症状,及时可以规范用药物治疗

2018-10-11 10: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一个人的认知功能发生改变时,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认知功能缺陷者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向、敏感、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有人称之为分裂样人格或分裂样潜隐素质(或易感素质)。而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50%~60%具有分裂样易感。

  • 症状起因: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指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目前最广为接受的VCI概念是指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在这一概念中,血管因素主要是指脑内血管,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液灌注。 Hachinski还把血管因素脑损害分为3个阶段: ①脑危险阶段(如出现VCI的危险因素); ②症状前阶段(由神经病学和放射学确认脑血管事件已经发生,但尚无认知损害的症状); ③症状阶段。过去认为VCI的发病是由于反复发生脑梗死的积累作用导致了认知功能的衰退。 现在认为其机制可能包括 ①缺血使供血区脑组织软化、坏死,功能组织的丢失及损伤导致认知下降; ②小血管病变与VCI发病密切相关; ③慢性缺血引起脑白质损伤,轴突运输受损,并局部炎症反应,使信息传递发生障碍;④神经元损伤和/或丢失是导致临床症状、体征、各种认知衰退的最终环节。

  • 可能疾病: 皮克病 精神分裂症 酒精中毒性神经疾病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