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赵鸿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女人遗尿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锻炼、中药调理、抗胆碱药、行为疗法等方法来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睡前减少饮水量、睡前排空膀胱以及定时排尿训练等方法来改善夜间尿频。此措施有助于控制夜间的尿液产生,从而减少遗尿的发生频率。适用于因生活习惯导致的轻度遗尿患者。
2.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锻炼通常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其力量,一般可采用提肛运动的方法。该措施能够提高盆底肌肉对尿道括约肌的支持作用,从而降低尿失禁的风险。适合所有类型的遗尿人群。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患者需服用至完成整个疗程。传统中医药认为肾虚可能导致遗尿,因此补肾固涩是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且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4.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可用于减轻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遗尿症状。这类药物具有抑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从而减少膀胱肌肉的过度活动性及增加膀胱容量;但长期使用时需注意副作用发生风险。
5.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涉及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限制液体摄入量以及认知重构等策略。此法旨在重塑大脑对排尿信号的认知反应模式,并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机制;尤其对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尿有益处。
遗尿患者应避免饮用利尿饮料如咖啡、茶和酒精,以减少尿液产生。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患者应对可能存在的压力或焦虑情绪。

2024-02-21 03:15

举报

陈冠忠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尿失禁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控制尿意的神经和组织出了问题:位于膀胱颈口的骨盆底部肌肉萎缩松弛、尿道括约肌出现功能障碍。正常情况下,尿道可以对抗任何腹压增加而不发生尿失禁。当盆底肌肉松弛,膀胱底部和近端尿道向下移位时,腹压增加可使膀胱内压相应增加,但此时尿道括约肌松弛,尿道阻力下降,就会造成尿失禁,临床表现为:大笑、咳嗽、打喷嚏、跑跳时、猛然用力时、性生活时出现漏尿现象。

2014-08-04 21: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