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躁郁症> 躁郁症自我治疗

精选回答(2)

王炳乾 主治医师 十堰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恶劣心境、双相情感障碍、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的行为异常、适应障碍、婚恋家庭情感问题。

提问

躁郁症一般是指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一般可以通过日常护理、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自我治疗。

1、日常护理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高涨、兴趣增多、精力充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调理

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西红柿、鸡蛋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抵抗力。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3、适当运动

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4、心理治疗

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情。

5、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锂、卡马西平等抗狂躁、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培酮、奥氮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3-20 14:44

举报

佟靓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等。

提问

你说的情况应该是有双向情感障碍的问题,一般的治疗就是考虑使用心境稳定剂。比如比较常用的就是碳酸锂。还有丙戊酸盐的,都是可以帮助改善的,但是的话,这个疾病是容易复发的,所以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用量,这样才能帮助控制,也及时的复查。

2018-09-09 22:50

举报

医生回答(2)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躁郁症的自我管理可以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运动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减少饮酒和戒烟等。这些习惯有助于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规律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和大脑的健康状态,减轻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例如,不规律的作息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进一步加重情绪波动。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引导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建立积极应对策略。此方法针对躁郁症患者常有的扭曲思考方式进行矫正,帮助其重建理性思考能力。例如,通过识别负向思维如“我永远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更合理的观点替代之,即“我可以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
3.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需要每天花费一定时间集中注意力于呼吸或其他感官体验上,培养对当下时刻的觉察。此技术有助于提高个体对内心感受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情感波动。对于躁郁症患者而言,正念训练可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辅助治疗。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涉及定期参加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以促进身体健康。研究表明,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平衡,缓解抑郁和亢奋状态。例如,长时间的度运动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援助。
躁郁症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以免出现自杀倾向。建议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上述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2-11 22:19

举报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自我疗法之治疗躁郁症
  1.人格特征:容易兴奋,不知疲倦,多言多语却毫无条理。毫无缘由地兴奋,总是忙碌不停。说做就做,没有计划;好冒险,对失败缺乏反省态度和能力;思维分散,注意力不集中。
  2.一般症状:情绪变化大,精力充沛,经常处于兴奋状态而不能持续工作,早晨很早就起床,整天忙碌。,但变化无常,刚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一会儿又开始做别的事情。常制定不可能实现的计划,但不久又因为失去兴趣而放弃了。有时会突然发怒,大吵大闹,或高歌狂舞。说话粗暴,往往不顾及他人,而且大多数的话题是关于他自己的。
  3.自我治疗:
  ①在行动之前,首先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什么,冷静客观地反省自己的行动。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说话时注意听者的反应,要边想边说,不要让自己的感情一下子爆发出来。
  ②在做事之前,先做个计划,问问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结果会怎样。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情绪,不要由着性子乱说乱动。
  ③做事情要有阶段性,一点一点的完成,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最好每一阶段都写下自己的体会、感想,至少也要在心里做一番总结。

2014-08-12 18: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