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暑> 中暑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暑可能是由长时间高温暴露、汗腺功能障碍、脱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长时间高温暴露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进而引起体温上升、出汗减少等症状。因此,在炎热天气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如无法避免则需采取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等。
2.汗腺功能障碍
汗腺功能障碍导致身体散热困难,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机体为降低体温会出现过度出汗的现象,此时水分丢失过多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脱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促进汗液排出。
3.脱水
脱水是指体内的水分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大量出汗、呕吐或腹泻引起的,导致体内钠盐浓度升高,引起口渴、头痛、恶心、眩晕等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重度脱水可能需要静脉注射补液治疗。
4.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神经反射弧受损,影响汗腺分泌和体温调节,从而出现多汗、发热等症状。对于此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来改善不适症状。
5.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通常由长期饮食不当造成,使体内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影响细胞内外液体分布,引起水肿、肌肉痉挛等症状。补充缺失的电解质是关键,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来纠正。
中暑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必要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电解质水平测定,以评估身体状况并指导后续处理。

2024-02-19 01:35

举报

医生回答(1)

司徒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先兆中暑是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2014-08-31 19: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暑 (伤暑)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①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②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③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又称热昏厥。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