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精选回答(3)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方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病毒感染、化学药物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并发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改善病情。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的发生。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鸡血等,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柑橘等,有助于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2023-07-25 03:19

举报

顾倩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疾病。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支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目标治疗则是补充和替代极度减少和受损的造血干细胞,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

2019-04-19 14:39

举报

董树林 主治医师 巴中体检门诊部

擅长:擅长消化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和血液内分泌科,小儿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如果成功有根治作用。吃药可以长期维持病情稳定。

2018-03-07 11:38

举报

医生回答(2)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造血干细胞移植考虑可行。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重建正常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的血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评估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是否有感染风险等因素后决定是否可行。
在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应充分了解该技术的风险与收益,并确保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以降低风险。

2024-03-07 09:11

举报

金映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了解如下: 治疗措施 包括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各种措施。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疗效,不少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无出血表现,可恢复轻工作。急性型预后差,上述治疗常无效,诊断一旦确立宜及早选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支持疗法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

2014-11-07 23: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