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床

精选回答(1)

佟靓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等。

提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床一般可以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并定期进行翻身,也可以通过气垫床、按摩床、定时改变体位、适当活动等方式进行护理。

1、软硬适中的床垫

如果病人的身体比较虚弱,可以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能够减少对身体的压迫,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2、定期进行翻身

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身体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建议家属定期给病人翻身,可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3、气垫床

气垫床是一种特殊的床垫,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减轻身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防止身体出现压疮,同时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可以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气垫床,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

4、按摩床

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活动量比较少,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出现萎缩。因此,家属可以为病人按摩床,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肌肉萎缩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防止病人出现压疮。

5、定时改变体位

家属定时改变病人体位,可以防止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局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6、适当活动

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肢体活动,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但要注意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家属要注意病人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017-11-05 17:45

举报

医生回答(2)

韩左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应使用专用的护理床。护理床应定期翻身、使用皮肤保护膜、预防压疮床垫、提供营养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措施进行护理。
1.定期翻身
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定期翻身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褥疮的发生风险,适用于长期卧床且易发生褥疮的患者。
2.皮肤保护膜
使用医用透明薄膜覆盖于受压部位,按说明书指示时间更换。透明薄膜能够隔离外界刺激,防止感染,对于存在皮肤脆弱、易受损风险者有益。
3.预防压疮床垫
选择具有防压疮功能的床垫,并按说明书指导调整硬度及位置。此类床垫可均匀分散压力分布,从而降低形成压疮的可能性;适合长期卧床但无特殊禁忌人群。
4.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考虑口服营养补充剂。充足营养有利于机体修复与维护免疫状态;针对长期卧床者至关重要。
5.预防深静脉血栓
鼓励患者定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踝泵练习。被动关节活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适用于长期卧床且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的人群。
长期卧床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患者的体位,以减少不适感。同时,家属也应给予充分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2024-02-09 13:20

举报

张晓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床上的温度也应该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的烫伤。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因为皮肤损伤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褥疮。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

2014-11-24 16: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