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痛风> 痛风> 原发性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发病发病机制

精选回答(1)

肖敬民 主任医师 上海德杏堂中医院

擅长:擅长痛风、肺癌、胃癌、肝胆胰肿瘤、食道癌、肠癌、淋巴瘤、甲状腺癌、乳腺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脑瘤、神经瘤、骨癌、皮肤癌的治疗,尤其擅长肺癌、甲状腺肿瘤诊治。

提问

原发性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一般包括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减少、嘌呤代谢紊乱、其他原因等。

1、尿酸生成过多

原发性痛风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食用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导致体内的嘌呤含量升高,从而引起尿酸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药物碱化尿液,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2、尿酸排泄减少

原发性痛风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体内尿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如果患者尿酸排泄减少,可能会导致尿酸堆积在体内,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嘌呤代谢紊乱

如果患者存在嘌呤代谢紊乱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嘌呤含量升高,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嘌呤代谢紊乱的情况。

4、其他原因

如果患者长期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上述疾病。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11-27 10:09

举报

医生回答(2)

杨影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原发性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增多、肾脏清除能力下降、药物影响等有关,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尿液分析等实验室检测来确认诊断。
1.嘌呤代谢紊乱
嘌呤代谢紊乱是指体内嘌呤合成和分解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尿酸积累。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其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进行治疗。
2.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排泄减少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者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酸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针对此病因,可以考虑应用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来改善病情。
3.尿酸生成增多
尿酸生成增多主要是由于细胞内核酸分解增强或嘌呤合成过多所致,使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进而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针对这一原因引起的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秋水仙碱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
4.肾脏清除能力下降
肾脏是主要的尿酸排泄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会导致尿酸不能被充分地排出体外,从而引起尿酸水平上升。此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魏酸哌嗪片、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保护肾脏,提高肾脏的排泄功能。
5.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可能会通过增加尿酸的排泄量而引起尿酸水平短暂升高。对于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停药后尿酸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酸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应进行肾功能测试以及超声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肾脏问题。

2024-02-18 17:13

举报

郑嘉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痛风建议采用中药治疗,痛风中药偏方中,可根据不同表现的痛风病有不一样的偏方疗法,偏方的选择痛风患者需要注意,不能相信市场上一些简单的处方,不能排出对身体产生有毒作用,选中医就得实至名归的放肆。

2014-11-26 16: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