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肌肉萎缩可以通过营养支持治疗、物理疗法、功能锻炼、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式。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提供均衡饮食或特殊配方食品来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营养有助于促进肌细胞生长和修复,对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有积极作用。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超声波治疗等非侵入性方法以及康复训练,旨在增强肌力和改善运动功能。这些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受损或功能下降的肌肉组织,提高其可塑性和利用率,进而减轻或消除肌肉萎缩的症状。
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和平衡协调活动,每日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功能锻炼能增加肌肉力量及耐力,维持关节灵活性,防止废用性肌无力,对于延缓肌肉萎缩有益处。
4.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体质辨识结果开具处方,并指导服用相应中药材或方剂。传统医学认为气血不足可能导致肢体萎软无力,因此补益气血是治疗肌肉萎缩的方法之一。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常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刺络放血。此法可调节体内气血流通状态,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局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确保摄入足够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同时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2024-02-19 01:17

举报

医生回答(4)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肌肉萎缩可以通过营养支持治疗、物理疗法、功能锻炼、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式。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提供均衡饮食或特殊配方食品来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营养有助于促进肌细胞生长和修复,对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有积极作用。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超声波治疗等非侵入性方法以及康复训练,旨在增强肌力和改善运动功能。这些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受损或功能下降的肌肉组织,提高其可塑性和利用率,进而减轻或消除肌肉萎缩的症状。
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和平衡协调活动,每日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功能锻炼能增加肌肉力量及耐力,维持关节灵活性,防止废用性肌无力,对于延缓肌肉萎缩有益处。
4.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体质辨识结果开具处方,并指导服用相应中药材或方剂。传统医学认为气血不足可能导致肢体萎软无力,因此补益气血是治疗肌肉萎缩的方法之一。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常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刺络放血。此法可调节体内气血流通状态,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局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确保摄入足够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同时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2016-07-14 10:35

举报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建议:1.心理治疗。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辅助肌肉萎缩的治疗,而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影响到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调节,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疗很重要。   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缓解关节过早畸形的一种方法,但要注意避免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过度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反而不利于肌肉萎缩的治疗。   3.饮食疗法。患者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才更有利于康复。增进饮食营养可以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有利于肌力、肌肉的增长,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

2016-07-14 10:35

举报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肌肉萎缩危害:1、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扩张即胃忽然扩大,并非吃太多食物,就感到反胃,吐出一点感觉会好一点,但一会儿又开始,这种状态持续下来,甚至会吐黄绿色的黏液(胃液和胆汁的混和)。急性胃扩张时,停止食物摄取,马上到医院诊治。脊椎变形严重的全身肌肉萎缩症患者较易引起急性胃扩张症,故应注意。 2、褥疮(压疮):褥疮是骨突出部分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受压迫,血液不流通,引起组织坏死的状态,常见的部分如肩胛骨、肠骨、大粗隆、足踝部、肘骨的突出部位,若已有褥疮发生,就得常消毒患处,涂软膏改善它。 3、感冒症候群:全身肌肉萎缩症患者特别容易感染,包括鼻炎、咽头炎、喉头炎、气管炎或者并发症,有些是细菌感染,有时寒冷也是原因,体力差时就容易罹患,其症状:打喷嚏、鼻塞、咳嗽、喉咙痛、发烧、畏寒、呕吐、腹泻等。若转变为肺炎更要马上住院。流行期即使没有感冒,出外归来时一定要漱口,咽头痛时更要整天漱口数次,以防病情加重。 4、呼吸机能衰退:全身肌肉萎缩症在病况进行时,脚踝的肌肉渐萎缩,肋肌肉和横隔膜有障碍时,则呼吸运动会因肌肉的衰退,成为呼吸变弱,呼吸机能衰退。呼吸衰退一般都是缓慢进行的,也有可能急速变化,依个人而有不同,脊椎极端变形、胸廓变形、营养较差,都会加速呼吸能力恶化。

2016-07-14 10:35

举报

廖林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很多人不清楚肌肉萎缩有什么后果,肌肉萎缩是肌肉失去知觉,停止发育以及营养供给的疾病。这种病常于儿童或青春期隐袭起病。男性多于女性,进展缓慢。多数病人肌萎缩和肌无力从下肢远端肌肉(腓骨肌、伸趾总肌和足部小肌肉)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且对称。少数病人也可从手部开始。肌萎缩常有明显界限,下肢不超过大腿的下1/3部位,酷似“倒置的酒瓶”(称“鹤腿”)。由于肌萎缩可出现弓形足、足下垂及马蹄内翻畸形等,但肌力相对仍较好,与肌萎缩不成比例。上肢肌萎缩多从手部小肌肉开始,但通常不超过前臂下1/3部位。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消失多见。可有四肢套式感觉障碍,同时伴有皮肤粗糙、肢端发凉、少汗或发绀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偶见有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性和眼球震颤等改变。以上临床表现常为典型CMTⅠ型病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可伴有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等改变。肌肉萎缩有什么后果,严重者会导致瘫痪。所以肌肉萎缩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切不可半途而废,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治疗肌肉萎缩一定要到正规的进行治疗,只要找准病因和正确的治疗方法,长期坚持治疗,肌肉萎缩治愈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2016-07-14 10: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