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没来月经> 两月没来月经怎么办

医生回答(1)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两月没来月经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激素疗法、中药调理、子宫内膜刮宫术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这些因素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物钟,促进内分泌平衡;均衡的饮食提供必要的营养素支持身体正常运作;适量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压力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对生理的影响。
2.营养补充
营养补充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B6片等方式来进行,具体剂量需遵医嘱。上述药物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从而辅助调节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促使月经来潮。
3.激素疗法
激素疗法可能涉及使用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如戊酸雌二醇片、醋酸甲羟孕酮等,疗程及用药方式依医嘱而定。此方法通过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来诱导月经。适用于因低性闭经等原因导致的停经现象。
4.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通常需要由专业中医师开具处方并指导服用,常用的中药材有当归、川芎、白芍等。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因气血不畅所致的停经症状有益处。
5.子宫内膜刮宫术
子宫内膜刮宫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使用特制工具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该措施用于排除子宫内膜增生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停经。对于某些原因导致的长期停经患者是有帮助的。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于长时间未出现月经的女性,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生殖系统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也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

2024-03-28 05: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黄体酮胶囊

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